一个不那么全球化的村庄?地缘政治分裂时代的世界贸易

随着“地球村”时代的结束,世界贸易正处于转型期,其在全球GDP中的份额停滞不前。从乌克兰到中东的地缘政治动荡正在推动分裂,而“朋友支持”则将贸易转向基于联盟的方向。连接国正在崛起,新的贸易路线正在出现,但美国和中国等大国仍然高度相互依存。全球化正在进行重组,以适应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。

地缘政治竞争加强了流动的区域化

过去十年,全球化遭受了许多冲击。唐纳德·特朗普等领导人引入的贸易壁垒打破了保护主义的禁忌,而乌克兰和中东战争等武装冲突正在扰乱传统的贸易路线。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前景有可能重新引发一场全面的贸易战,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。所有进口商品都有可能被征收高达60%的关税。

与此同时,拜登政府推出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和《芯片法案》等举措旨在遣返战略产业,以限制美国对中国的依赖,同时维持2018年推出的关税。这表明,大国之间普遍存在减少经济相互依存的趋势,加剧了全球价值链的碎片化。

与此同时,被视为全球供应链关键参与者的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也在放缓,这两个巨头之间的月度贸易流量自2021年达到峰值以来下降了20%。

除了中美关系之外,地缘政治集团(一方是与西方结盟的集团,另一方是对俄乌冲突未有清晰表态的国家)之间的贸易正在大幅萎缩,比“集团内部”贸易萎缩得更快(见图)。

 

弯曲但不会破裂的世界贸易

尽管发生了这些动荡,但世界贸易并没有崩溃:它正在重新洗牌。“连接国”(充当大国之间传输带的第三国)的崛起是一个明显的迹象。越南墨西哥等国正在成为战略中继国,在中美供应链中占据市场份额。

面对欧洲的制裁,俄罗斯利用北海航线等新的贸易路线将其石油出口重新定向到中国。因此,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仅改变了产品的目的地,也改变了用于运输产品的基础设施。

世界贸易的这种适应性可以从贸易路线的演变中看出。苏伊士运河等历史路线正被受地区冲突影响较小的替代路线所取代。根据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修建的铁路线就是另一个例子,该倡议旨在将中国的几个城市与欧洲经济体连接起来。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后,这些铁路的交通量也出现了爆炸式增长,中欧铁路货运量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,在2024年上半年增长了66%。

 

中美:脱钩只能走这么远

尽管推动脱钩,但世界经济仍然高度相互依存。美国和中国存在内部结构性失衡,只能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。

中国仍然依赖出口来抵消国内需求不足,在造船和集装箱生产等某些关键领域保持着垄断地位。

尽管美国采取了旨在加强与盟国贸易关系的“朋友支持”举措,但它仍然依赖进口,特别是中国商品,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。

然而,世界贸易的韧性将在未来几年受到考验。正如一些美国总统候选人所承诺的那样,贸易战的加剧,加上全球冲突的持续升级,可能会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大中断,特别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等战略门户。

>在左侧栏下载我们的完整研究。